--甘孟小镇--
甘孟这个市镇位于关丹首府西部,早在东海岸大道未开辟前,这里是关丹通往吉隆坡必经之路。
甘孟闻名于锡,当时是彭亨州产锡区之一,19世纪以前就有马来人在这里从事零星的采锡活动。从1882年至1888年间,欧洲商人及新加坡华人与阿拉伯商人便付出一笔税金予彭亨苏丹以换取一定的土地开发及采矿权。这些资本家都雇用华工从事探矿和开矿工作,而其中的锡矿区包括甘孟的采锡区。
1889年英国参政司制度在彭州建立,英国官员在管理员州内事务和税收方面拥有实权。面对苏丹在1889年以前所发出的土地开发及采矿权,参政司译(Rodget)于当年颁布了矿务条例子,给予有关公司3年之探矿权,3年后者土地未被充份利用,土地开发权将无效。早期由华人、马来人及暹罗人采锡的甘孟地区也就落入西式矿务公司的手里,并雇用从新加坡上岸的合约华工前来甘孟开采锡米,但面对疾病及矿工的管理问题,这些西方公司都未取得开矿成果。
1895年后,英殖民地政府鼓励华人资本及华人矿工前来采矿,甘孟区的锡矿场于后期维持采锡业务的有一家华人公司和一家西方资本公司。
1903年雪兰莪华人矿家陆佑成功向政府取得甘孟区之开发权。1904年陆佑采用露天开采锡矿的方式 在甘孟区的伯乐(Belat)经营了几个较大的锡矿场,并雇用超过2千名工人,同年锡产大增,而让陆佑有机会于1905年矿大业务,并向政府申请延长租约,1906年甘孟矿区再次开放予其他矿务公司。
甘孟的锡米,在关丹甘孟道路未建成之前是通过水路,即古当拉少(Gudang Rasau)的伯乐河运往磁丹。
甘孟区的采锡活动往后不断蓬勃发展,从而促进了甘孟地区的经济发展。在1915年以后锡产减少,矿工人数也减至约千人,不少矿主转而投资橡胶园。
1928年,甘孟是由Gambang Sanitary Board所管辖。1935年,甘孟的发展已相当进步,拥有约20家锡矿场,在日军南侵时一度停止生产,光复后又恢复生机。
50年代紧急状态后,殖民政府重组了甘孟行政管辖权,把甘孟列为新村,并成立甘孟地方议会,第一任主席温秀、第二任主席简州、第三任,也是最后的主席卢水木。经过26年地方议会管辖后,甘孟于1979年9月1日正式结束地方议会政府,改由关丹市议会管辖。
###
2 条评论:
我是甘孟人,很好的简介
第一次看到自己的故乡简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