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瓜登这场补选区进入另一个微妙的关系,现在每个政党都在瞄准选民手中那些一票,而华裔选票就成为每个政党必争之票。
华裔选区民向来皆不会轻易的公开静态支持那些一个政党,他们也不会对某一个政党摆出拒人千里的态度,因此传统上华人票的动向是相当难于捉摸,从大选到补选他们往往最后一分钟才会转换方向。
即使在这场补选区中,副首相纳吉在这场补选中大派糖果,如国阵候选人旺阿末法利若胜出仍会出任副部长,造惠地F级承包商等,但这些些都不会影响他们心中的那些一把尺。
有人说瓜登这场补选有些冷,政治分析家的原因有:
(一)气氛冷清,不得不假设选民心中已有了决定,任何“甜头”都无法动摇他们的选择。
(二)选民选择不表露真正的感受,因为对政党有强烈感受。他们只会保持沉默,等候补选日的到来才会表态。
在华人的眼中,这场补选不是巫统或马华对行动党或公正党或者回教党,而是执政党与反对党。
在308大选后,反对党夺取5个州政权后,之后他们又不时实施一些有利于草根的政策,而这些都是选区民想要的。他们要的不是大选或补选前的“甜言”,也不是大派糖果,他们要的是更踏实的承诺,利惠人民的福利,他们要的是永远的诺言,而不是三年或五年的。
其实,选民心中那把尺不是在大选或补选才存在的,而是这些年政府做些什么,他们都在评估,都在衡量,只是等候时机作出真正的选择。
###
华裔选区民向来皆不会轻易的公开静态支持那些一个政党,他们也不会对某一个政党摆出拒人千里的态度,因此传统上华人票的动向是相当难于捉摸,从大选到补选他们往往最后一分钟才会转换方向。
即使在这场补选区中,副首相纳吉在这场补选中大派糖果,如国阵候选人旺阿末法利若胜出仍会出任副部长,造惠地F级承包商等,但这些些都不会影响他们心中的那些一把尺。
有人说瓜登这场补选有些冷,政治分析家的原因有:
(一)气氛冷清,不得不假设选民心中已有了决定,任何“甜头”都无法动摇他们的选择。
(二)选民选择不表露真正的感受,因为对政党有强烈感受。他们只会保持沉默,等候补选日的到来才会表态。
在华人的眼中,这场补选不是巫统或马华对行动党或公正党或者回教党,而是执政党与反对党。
在308大选后,反对党夺取5个州政权后,之后他们又不时实施一些有利于草根的政策,而这些都是选区民想要的。他们要的不是大选或补选前的“甜言”,也不是大派糖果,他们要的是更踏实的承诺,利惠人民的福利,他们要的是永远的诺言,而不是三年或五年的。
其实,选民心中那把尺不是在大选或补选才存在的,而是这些年政府做些什么,他们都在评估,都在衡量,只是等候时机作出真正的选择。
###
6 条评论:
超喜欢你这一句话:“他们要的是更踏实的承诺,利惠人民的福利,他们要的是永远的诺言,而不是三年或五年的。”
但是,怎样才算是永远的诺言呢?
意思就是说,一切以草根人们的要求为主啊!
选民要的就是讲了就做,不要只讲不做。
不管大事小事,都要给予协助,因此站在他们的角度解决他们的问题,就是最重要的。
如果他们的问题能获得解决,那么肯定他们会感恩。
可是问题就是,很多时候,一些人民代议士就是以自己的角度来分析有关选民的问题到底重不重要而来衡量是否给予处理。为什么不能就站在人民的角度处理呢?
很多人都是一上位就忘记了,这就是国阵的败笔,反观反对党之所以会胜就是他们懂得如何深入草根。
这就是执政党与反对党基本上的不同点。
嗯...明白你的意思。
如果反对党胜出,上位三、五年后,不小心忘记了他们之前的承诺,怎么办?
举例:雪州陈秀梅事件、禁酒令,吉打50%土著固打事件、选前福利国,选后回教刑事法等等,都不需要三五年的时间,他们已经忘得一干二净!
我一直在想,要怎样才能让这些政治人物遵守诺言呢?
应该说,我们要的政府,不管是反对党或是执政党,他们都应该看到草根。
不要在大选或补选的时候才看到选民手中那些一票,因为现在的一票会影响其他票。
如果家里有三个孩子(草根),每一个孩子的要求都不一样,有时有所对立,满足了一个,影响另一个。怎么办?
想了很久想不通,你帮忙想想。
政治无法让每个人满足,这才是政治。
即使是共产党执政的国家,虽说是一视若无睹同仁,但还是有些差距,这就是政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