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四月 18, 2011

逾百年历史的阿里亚奇里暹庙(WAT ARIYAKIRI)


拥有逾百年历史的阿里亚奇里暹庙(WAT ARIYAKIRI)虽然一代圣僧昙烈(THAN KHRU LEK)已圆寂,但其名气仍然不减当年,香火鼎盛。

这间朴素的暹庙就坐落在吉兰丹州万捷县阿里村(KG ARIL),不论是村内或村外的善信仍然虔诚歌颂该庙建功高僧县烈,虽然他早在1975年3月6日圆寂。

昙烈是在1895年12月28日在伯珍慕龙出世,也就是目前的柏灵嘉县内。当时,其父母亲曾来自泰国陶公府的甘榜则公昌华。昙烈从小到大不曾上过学,主要原因是附近一带并没有任何学府的设立。

在他15岁时加入宫廷舞(MENORA)并学习,当时这类舞蹈在暹庙十分流行,时常都会邀请人们来表演宫廷舞。到了22岁,昙烈开始成家立业,之后在1917年前往道北的的甘榜武吉丹那的高鼎暹庙(Wat Khau Din)剃度出家成为比丘,然后再前往阿里雅奇里暹庙。昙烈师从阿查拉(Ajahn Rak),而师父就开始执教他佛教教归。

虽然此暹庙出一代圣僧,但并不影响其他住持跟随其步伐发展庙宇。

根据庙僧人昆芬(32岁)谈到WAT ARIYAKIRI的名字时,他说,ARIYA的意思是“上师”,KIRI是“山”的意思,而该庙的背后就是古农山(BUKIT GUNONG)。

他说,现任住持是昙添,之前有昙龙,昭苏等高僧,不过令人念念不忘的却是昙烈,昙烈师父于佛历2488年(公元1945年)荣获已故苏丹依布拉欣殿下受封为“CHAU KHANAK”并于1975年圆寂,然后在1978年5月19日作化。以前要去师傅的庙只有黄泥路,苏丹一声令下,黄泥路变马车路。由此可知师傅道行的高深。

当地泰裔村民文乐(53岁)也是该庙几项发展工程主要监督人,他目前正在筹建耗资20万令吉的“法轮亭”美化工程并于日前举办“金花树”筹款活动,成功筹获2万3535令吉,但仍不敷10万令吉。

关于昙烈的传奇故事数之不尽,其中一个版本就是,昙烈有一次要从市区搭德士回庙后,贪心的司机把他载到庙里之后敲他一笔车费。当时,昙烈没有作出任何投诉,照样给钱,司机当时正的以为占到昙烈的便宜,可是车子却在半途突然故障。

司机自知理亏,回到庙里向昙烈道歉,昙烈给他一桶水,他拿着水去淋德士,说也奇怪,车子恢复正常了。

还有一点就是,进入此庙大家会发现一坐凉亭,有4尊不同制服的军人塑像,各据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尤如四大守卫尽责职守。据了解,如果心怀不轨者到此庙,就会发现四大守卫“活起来了”,吓走歹人。

当然,这些传奇故事信不信由你,不过这座古庙却值得前来观光。


#

没有评论: